??对于刚出国的人来说,身份和一口流利的英语是最让人羡慕的,好象如果得到了这两条,就寻找到了登天的云梯,至于什么时候爬上去,可以爬多高,那就是愿不愿意的事情了。
6 o0 g5 G( C" j5 T. O; I; _
/ }, }$ _" T9 @; _& w d2 i" F0 R8 i 世间的事情,一厢情愿的时候总是比较多,带着一腔子热情去对人,然后理所当然地等待着丰厚的回馈,可惜往往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因为就算是真的有了这两条,我们也未必就能得到梦寐以求的,而且理想,在实现的那一刻就彻底破灭了,原来没有得到的,才是最好的,世间万物,莫不如此。
, r: w' P" N5 c
/ g ]& P; N# ]+ n, u! ?0 J2 A0 s- u, R 蕾当年在学校里成绩优异,研究生读完后,申请美国的博士学位,当她拿到美国大学全奖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她曾经就读的高中都轰动了,把她的名字放在板报最显眼的地方,而且是长期的,旨在鼓励在校所有学生,把她作为学习的榜样。. z1 g) l/ B6 d# ?6 k/ R5 H
2 W: x W: n$ |; P0 l4 { 蕾到了美国后,才发现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如此糟糕,注定了她一生都要在野外工作,也许因为长期不能和家人在一起,连带她的导师都有点不正常了,无怪乎当初申请,这么容易就拿到了全奖。
2 A& ]+ D; W# g+ ~8 b! B+ N- i
y3 S0 y4 ]) g) s 蕾不是一个有野心的女孩子,她的大学同学兼丈夫,已经毕业找到工作了,身份可以靠他,于是她停止攻博。可是不读这个专业又能读别的什么专业呢?她发现虽然在国内读了那么多年书,她竟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她总不能就此放弃,那样的话,对国内的亲朋好友如何交代呢?# O* y% T' D( D7 g0 x
, t7 n- J" H* R# A
考虑再三,她申请了一个一年就可以拿下的硕士学位,这回可是要自己交钱,而作为国际学生,她的学费是十分昂贵的,为了能够减轻一点先生的负担,她就找了一份兼职的现金工,开始了在美国被剥削的第一步。她做梦都在想,只希望有一天能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和一个不用再偷偷摸摸打黑工的身份。
+ C+ O4 p0 [8 |7 \& f- C
8 O. E' Q" [$ [3 e- z; a6 s 肖办的是亲属移民,2000 年初登录过一次,找不到专业工作,国内的公务员到这里打工不甘心,于是又回去了。那几年国内情况好,他们和朋友合办公司,朋友在大商场做经理,把名牌皮具发到店里,由他们帮着卖,后来又开了第二家,第三家。有了钱,儿子也上了大学,出国的梦又浮出水面,国内让人羡慕的一切不再吸引他们,于是再次出国,一边陪读,一边找个兼职做做,因为是用国内挣的钱在美国花,生活质量陡转直下,可是要强的肖却不肯回去,怕被人笑话,肖不仅要熟练使用英语,还要在国外二次创业,好象人生只有这样过,才更有意思。那么在没有成功之前,肖也只好开始被剥削的生活。4 [% G, B6 x& c( G1 m7 Y( p
0 P* V# g4 m5 C 华当年学的是法律,跟老公出国后,开始是熬身份,学英语,带孩子,等她可以结结巴巴地和人对上话,身份也拿到了的时候,她也做了一个梦,想回学校读书,不仅读了,还读了两个。第一个读的是会计,太难,读不下去,坚持了一年,拿了个证书,同学凭着证书很快找到工作,可是她的英语不好,怎么也找不到,没办法,读第二个,幼教,毕业后还是找不到工作,只能在中国人办的小补习中心里混口饭吃。她倒是有了蕾想要的绿卡,可是没有英语,没有专业,她恐怕这一生都要在华人的小圈子里做兼职,讨生活了。
7 z' w) t- g6 M; W
: Z, I- J" O& `7 g2 w 英当年被公派到美国工作两年,后来先生来探亲,也找到了研究室的工作,生活在美国中部一个安静的小城市,两年期满,他们渐渐喜欢上了美国的生活,可是英的签证到期,她找到另一个接收单位,却延了一年后再也待不下去了,没有办法,两个人只好移民加拿大。其实在加拿大,我遇到不少从美国过去的朋友,因为美国绿卡要靠抽签,有的抽了几次抽不下来,签证越来越难签,那种无根的感觉,让他们最终不得不放弃美国梦。$ x/ s& ~! K, a6 h+ D! N) S
3 m: [- s" | i" v 英的英语好,专业只要她再读个博士,就可以留在美国。可是一方面年纪大了不想读,另一方面用英文写博士论文,她到底是有点□头的,又不愿意回国,可选的,也就只有加拿大了,可是她心里始终是喜欢美国的,尤其是在加拿大铲不完的雪的时候。: a, H' P) `0 N# W- x+ F# b) v/ N
% Y+ M1 N4 W( w) W- |& b5 a: i5 V 青十几年前和丈夫一起出国,两个人先后毕业,后来为了能更好的照顾家庭,青放弃专业,选择一份工作时间比较灵活的工作,两个人合起来的收入虽然高,但是开销也很大,为了能更好地培养两个孩子,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两个可以说是有身份,英语好,专业又好,生活稳定,可是老公却不满足,总希望往管理的方面走,后来终于遇到一个机会,在一家跨国公司工作,总部在中国,但工作的地点却以美国各大州居多,于是青就和先生过起了两个月见一次的现代牛郎织女生活,其中的甘苦,恐怕也只有穿在那双鞋里的脚最清楚,而说出来或猜出来的,都不是全部。# M1 o* c1 t7 u; g O' S8 J7 @* J
2 s' v X& {% h" c0 r7 Z7 y$ W1 I 前一两年加拿大经济不是很好,很多中国人纷纷去美国或回中国发展,听留在温莎的朋友说,那里的中国人一下子少了很多。到了美国的加籍华人,最深的感触恐怕就是医疗保险。在加拿大去医院几乎不要钱。可在这里,就算是公司里买的保险再好,生孩子看病自己也要掏钱,个人付的那部分从1000到5000不等。有的人刚到这里就生了病,要立刻动手术,结果一个阑尾炎手术,因为公司保险不好,自己要掏3000多,真应了那句玩笑话,抢钱!也无怪乎大家一起坐下来聊天的时候说,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加拿大是社会主义国家。3 k* r8 `) ]' G, Y
3 @) O" e! }% J1 y3 L y1 c' } 如果光是保险,绿卡等问题倒也罢了,活在当下,先把钱挣下再说。然而美国的经济也不好了,次贷危机已经到了让小银行倒闭,大银行被国家接管的地步了,这美元还能挣多久?美国朋友说,还是你们中国有钱,看这奥运会的气势,要知道我们美国找你们中国借了很多很多钱,不仅我们这辈子还不完,恐怕我孙子那辈子也还不完。
, M( A# Y @& b$ I
! g. A g) G" n9 s 然而奇怪的是,即便如此,还是不断地有人从世界各地涌向美国,而且来了通常就想留下来。毋庸置疑,美国和加拿大比起来,就好象中国的上海和北京同内地的长沙,武汉比较一样,到底是直辖市的工作机会多,小钱也容易赚一些,虽然也更不容易居住,比如房价。( \" F% G, O' l
( E8 D" }" y$ J8 o4 W; N6 I4 V1 U% g
这世界好象一个怪圈,人心象是一座没有门的围城,而欲望则总是带着一双喜欢偷窥的眼睛,看到的,永远是自己没有的锦绣,于是匆匆地从一座城池,不择跳板地跃到另一座城池,无休无止。
( s* i0 ^& Y, _+ v/ l6 t5 L! C5 y8 T + ]& f' X# T+ n" y1 w$ U9 W
我先生的希望最简单,就三句话:希望美国不倒,因为我要挣它的钱;希望加拿大好,因为我要在那里养老;希望中国越来越强大,因为她永远是我的祖国。我惭愧地大笑起来,我只有一个愿望,不过没敢说,也永远不会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