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352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整编]国际田联田径教学指南(七)

[复制链接]
1352 0
接力
不看棒接力传接动作结构
阶段描述
不看棒接力传接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加速和传接棒。
A在准备阶段,持棒队员保持最快速度,接棒运动员预先确定一个起始位置。
B在加速阶段,通过保持最快速度(持棒运动员)和使加速度最大(接棒运动员),交接棒运动员使速度同步进行。
C在传接棒阶段,采用适当技术,尽快完成交接棒。
轮流传接棒
宗旨:在400米跑道上,通过减少每次跑步的距离,来增加接力棒的速度。
技术特点
A第一棒运动员或领头运动员右手持棒,在内道接近第二棒运动员(内侧传棒)。
B第二棒运动员左手接棒,在外道接近第三棒运动员(外侧传棒)。
C第三棒运动员右手接棒,在内道接近第四棒运动员或末棒运动员(内侧传棒)。
D第四棒运动员左手接棒。
接力区和接力区标志
宗旨:进行符合规则的有效传接。
技术特点
A20米接力区内必须完成接力棒的传接。
B接棒运动员必须在10米加速区内等待。
C接力区标志被置于加速区前方地面,标出接棒运动员的出发点。
D在持棒运动员接近一侧跑道的加速区起始的15-25英尺为接力区标志。
准备阶段
宗旨:保持最快速度(持棒运动员)。确定起跑位置,选择最佳时刻起跑(接棒运动员)。
技术特点
A持棒运动员以最快速度接近。
B接棒运动员拇指着地,屈膝、身体前倾。
C接棒运动员看着接力区,当持棒运动员到达标志,便起跑。
加速阶段
宗旨:保持最快速度,传接中提供正确命令(持棒运动员)。有控制的进行加速(接棒运动员)。
技术特点
A接棒运动员的加速必须连贯。
B当传接距离接近时,持棒运动员给出口头命令,示意接棒运动员接棒。
C接棒运动员将接棒手臂向后伸展(根据采用的传接技术),持棒运动员向前接近。
传接棒阶段
宗旨:安全并迅速的传接接力棒。
技术特点
A持棒运动员集中注意力于接棒运动员的手。
B持棒运动员将接力棒放入接棒运动员手中。
C接棒运动员一接触到接力棒,就迅速握住。
D在传接过程中,两名运动员保持他们的跑道位置。
E持棒运动员必须一直位于跑道内,直到传接全部完成。
接传技术—上挑式传棒技术
宗旨:安全并快速传接接力棒。
技术特点
A接棒人的手向后伸展与髋部持平。
B持棒运动员将接力棒上挑,放置与接棒运动员张开的大拇指及食指之间。
C两名运动员间的距离为1米或少于1米。
传接技术—下压式传棒技术(经验丰富的运动员采用的最佳技术)。
宗旨:安全并快速传递接力棒。
技术特点
A接棒运动员的手向后伸展,保持水平,掌心向上。
B持棒运动员将接力棒放置于接棒运动员伸开的手掌上。
C两名运动员的距离为1米或更远。
接力点
宗旨:以最佳速度传递接力棒。
技术特点
A运动员在30米的加速区和接棒区使他们的速度同步进行。
B初学者最佳传接点为10米接棒区的中部。
C经验丰富的运动员应将传接点移至传接区的后1/3位置。
D接棒运动员的正确的接力区标志和连贯的加速是成功传接的关键。
看棒传接
宗旨:确保接力棒的安全传接。
技术特点
A接棒运动员面向跑道的内侧,将左臂伸出接接力棒。
B接棒运动员加速与持棒运动员的速度保持一致。
C持棒运动员右手垂直持有接力棒,向接棒运动员接近。
D接棒运动员左手接棒并迅速将接力棒移至右手。
步骤一:介绍看棒传接
宗旨:介绍看棒传递。
A在40X40米范围内,整组随意跑动,每2名运动员拥有一个接力棒。
B由前向侧、向后传递接力棒。
C成对进行练习,在20米传接区练习看棒传递。
步骤二:介绍不看棒传递
宗旨:学习不看棒传递。
A成对练习,先是走步速度,之后是以慢跑速度,依次传接棒。
B介绍上挑式传棒技术和下压式传棒技术。
步骤三:提高速度进行不看棒传递
宗旨:使传接技术适应加快的速度。
A成对进行练习。
B在50-70米跑道(2-3次传递),以中速跑转为快速跑进行传递接力棒。
C采用上挑式和下压式传接技术。
步骤四:接力区标志和起跑技术
宗旨:介绍不看棒传接的准备阶段。
A设定接力区标志,在起跑位置练习起跑。
B采用多种起跑位置(双手不着地;单手或双手支撑)。
C持棒运动员依次快速接近。
步骤五:测验和竞赛
宗旨:使传接技术适应竞赛速度和竞赛环境。
A通过接力区的速度,测量通过划出的包括20米接力区及延长10米间传递所需时间。
B成对进行竞赛,在弯道速度较快的一对采用外道。
步骤六:动作结构
宗旨:在不同情况下,练习完整动作结构。
A每4人为一组,在不同跑道中(内道/外道),有或无对手,有或无障碍。
B采用稍短距离(4X50米或4X75米)和不同速度。
名将之约整理并[s:119]自《跑!跳!投!》,lianjie-64.blog.163.com独家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整理者。
酷爱田径,我辞去了工作,快乐而艰苦的培养孩子……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

粉丝

57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6-13 10:22 , Processed in 0.027771 second(s), 27 queries .